杭州西湖西边古道游记攻略

2016-10-19 20:51:30 240 点赞 0
当人们用“东方休闲之都”来形容杭州、用“西湖”来指代杭州时,杭州变成了一个丧失独特个性的、只供外地人休闲度假的城市,它的前卫艺术,它的古典

  当人们用“东方休闲之都”来形容杭州、用“西湖”来指代杭州时,杭州变成了一个丧失独特个性的、只供外地人休闲度假的城市,它的前卫艺术,它的古典气质,都被遮掩了。当年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时,曾误以为回到了他的家乡威尼斯,不久前,杭州开辟大量水上线路,大运河、西溪、西湖、钱塘江、富春江,全可以连接起来,杭州重新回到那个水上世界。而在西湖西边的群山中,古道、茶园、湿地,构成了一副完全不同于传统杭州的新景象。

  很多人批评杭州太老了,西湖的山水自然好,但它太过整齐,太过人工,太过公众、太过熟悉了,离杭州的“韵”始终隔了一层。但如果今天去杭州还只在西湖边各个景点流连,那“太老的”便不是杭州,而是你自己。杭州真正接近自然的素朴的,是西湖西边的群山,那是一个隐士的世界。

  古道

  刚到杭州时,满大街都是张艺谋《印象西湖》的广告,我没看过,不知道内容,但看名字,还是西湖,而我要去的是西湖更西边,新西湖。

  所谓新西湖,指西湖西线,如果说白堤苏堤代表的老西湖是公众的天堂,这部分则开始变得个人化、隐秘化,并且杭州化,杭州人不大出现在白堤苏堤,但西线却是他们常来的后花园。

西湖以西 凝固在时光里的杭城景致(组图)西湖孤山

  西线包括杨公堤、赵公堤、三台山、龙井路以及更西一带。为了深入西线,我订了赵公堤上的旅店,那是西线的腹地。而进入西线的秘境,是一条杭州人都不太知道的古道。

  当晚直接从南山路进入杨公堤,两边繁茂的梧桐树遮天蔽日,各自从东西两边向中间延伸,最终合拢,犹如长长的硕大的华盖,外边虽然大雨,这条道上因为树叶的遮挡,只是绵绵细雨。路上空无一人,道路很宽敞,两边并无醒目建筑,偶有标牌,也都将箭头指向更里边。这让我有些不习惯,苏堤白堤上总是游人如织,十步一景五步一换,并且店铺林立,道路狭窄。

  自称杭州人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赵公堤在哪儿,我们在黑压压的林荫道上迷了很久的路才找到,赵公堤右侧入口不通车,需下车步行,穿过不规则的拐角石板道才能进入。于是,在大雨滂沱的夜里十二点,我终于抵达那个静得出奇的旅店。

  这一切都和之前那个一切让位于旅游的传统西湖不同。

西湖以西 凝固在时光里的杭城景致(组图)南山路

  第二天起来,我以为迎接我的会是游客的声音,但除了鸟叫、水流,只有窗外的阳光。打开窗户,入眼的是一层又一层起伏的群山,弥眼的绿,雨稍微停了,山间有薄雾,更近处是小溪流和小瀑布,湖面上有打捞水草的船只滑过,完全不像在城市,我很开心,这是新鲜的西湖,新鲜的杭州。

  全长3.4公里的杨公堤,虽然沿途历史遗迹也是密密麻麻,但它们都躲在山林后面,沿指示牌往里走很远,七拐八拐才能找着。每一家都指向更高品质,比如味庄,基本上代替了白堤的楼外楼;比如紫轩度假村,也代替了之前的茶室。这种“代替”并非功能上的替换,更多是价值的转向,前者太公众,而后者更隐秘,更个人,前者是“游客的”,后者才是“杭州的”。

  杨公堤上有两个非常不起眼的入口,一不小心就会错过,除了赵公堤,另一个便是上香古道。

  即使杭州人,也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才知道这条古道。上香古道东临杨公堤,经过茅山埠,西接龙井路。据《临安志》载,清代前期,茅家埠一带皆为水面,每逢寺院进香,成千上万的香客源源而来,他们先在湖滨雇条小船,一路摇到茅家埠,方才泊船登岸,从那里向西仰望,佛国就在眼前,香客便焚香祈祷,形成了天竺香市。很多香客要先在茅家埠吃了素斋,才沿着上香古道前往三天竺和灵隐。上世纪40年代后期,西湖北侧从湖滨到灵隐开通了公路,游客改乘汽车前往灵隐,这条古道才渐渐沉寂。

  前几年政府又修复了这条小道,并用青石板铺路,也便是今天看到的样子,栈道、石道、土道、拱桥,夹杂参差。而今天的茅家埠,最多的是茶楼,虽然沿途佛刹和斋堂不在,但古道和佛教的气息还很浓郁。

  第一次去那里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进入古道开始,到最后从另一段出来,中间过程像是幻象,充满霞光。那是下雨的周末清晨,很冷,我在卧龙桥和隐秀桥一段寻找古道入口,虽然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还是走了两趟才找着。我得意自己的早起,但刚进入古道,便听到不远处传来悠扬缓慢的声音,循声而去,是一位男瑜伽师带着七八个人在茅草亭内做功课,旁边的茅草亭内也是同样的场景。再往前,是一阵轻扬的笛声,再循声而去,远远地看见大拱桥下一个深入水中央的亭子间,亭子内侧被垂至水面的柳枝遮盖,亭子基座很大,圆形,一个身穿一色白的人盘腿坐在亭子内圆心的位置,宛如水中仙子,一曲结束,他放下笛子,也开始练习瑜伽,身段顺滑胜似蛟蛇,看得我恍惚。

  这是下着雨的周末清晨,远山近水全裹在烟斜雾横中。在远离尘嚣的茅草亭下,这样一群人浸润在周遭环境里,对我的闯入毫无察觉,但他们于我却像一段不真实的插曲。

  沿古道一路往西,一旁是广阔的湖面,一旁是茅家埠的粉墙黛瓦,湖中央芦苇丛生,湖岸是优雅的野草,湖水涨得很高,有农夫披着蓑衣打捞水草,这不是苏堤白堤的干净整齐,是真正的野趣。

  出了古道,再往前便是三台山路,路上是更隐秘的度假地,路有车道和步行道两条,步行道是石径,顺着车道,但是在山上,需要慢慢悠游。江南会就是这样在无意中找到的,

  江南会由马云、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鲁伟鼎、陈天桥、郭广昌、丁磊8位浙商共同发起创办,是为浙商服务的私人会所。马云的梦想是把江南会变成百年会所,百年后,它就是一个浙商博物馆了。会所共有7幢黑瓦房,由艾未未设计,墙体是玲珑阁格局,这样可以和外面自然景象一一感应,风雨日月都能映照进来。

  这样一个由浙籍商人发起,又旨在传承浙商传统文化的顶级会所,不论在会所领域,还是对杭州,都算是一种变革。负责人在带我参观时一路向我讲起他们的浙商和五道,当问及浙商的精髓所在时,负责人说,浙籍八俊对历代浙商发展史有自己的梳理,对他们的精神也有自己的理解,马云最为推崇的是胡雪岩,那种事业臻于极致,心境却始终沉静,而行径近于隐士的境界,让他获益终生。我对商界了解不多,但确实喜欢这里的环境和设计,绝非“隐秘、奢华”可以概括,五道即茶道、香道、书道、琴道、花道,那些拐角处的茶室、湖里的野鸭,以及天黑前被黄昏映得通透的玲珑阁,确实与之前那些顶级会所完全不同,五道中有禅意。

  西线很像迷宫,从任意一条道的分岔口拐进去都很难出来,藏在内部的,是茶楼和喝茶的人们,也有很多名人故居,盖叫天、都锦生、于谦、黄公望等等,虽然免费开放,但深藏于山林,很少人去,幽静淡雅,比西湖更自在朴素。

  西线茶园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在西边连成一大片,营造了杭州人的后花园。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