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嘉兴段旅游景点攻略推荐

2016-08-30 11:00:31 682 点赞 0
我出生在江南的运河边,小时候常常在细雨中光着脚丫跑在运河边石板砌成的河埠头,一对小脚丫触摸着大运河欢快的浪花,望着长长的拖轮向北而去,多少次我跃入运河,奋臂游向

  我出生在江南的运河边,小时候常常在细雨中光着脚丫跑在运河边石板砌成的河埠头,一对小脚丫触摸着大运河欢快的浪花,望着长长的拖轮向北而去,多少次我跃入运河,奋臂游向拖船,拼命拉紧船上的缆绳,梦想着和运河里的船一起进北京……

  长大后,才了解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最宏伟的古代工程之一。是她,影响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长达六百余年的政治经济格局;是她,见证了自春秋以来这个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大运河前后共开挖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为中华大地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数不尽的文物古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嘉兴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以运河作为护城河的城市。运河的历史可从“槜李大战”的刀光剑影中去追寻。它始于嘉兴境内的“百尺渎”,百尺渎又称百尺浦,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用来运输粮食与军事物资的重要河道。此河在今天海宁市盐官古镇西南二十公里处的河庄山边。海宁在春秋时期属吴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就是沿着百尺渎北上,在槜李把吴王阖闾打败,槜李在今天嘉兴西南。百尺渎是吴越两国必争的水道,是如今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及其支流的始基,它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长安闸: 古运河上的重要设施

长安闸遗构保存如初长安闸遗构保存如初

  京杭大运河南由海宁长安镇逶迤进入嘉兴地界,泽被嘉禾长达110公里。

  长安自古即为南来北往的水陆要冲,唐宋时建为市镇。南宋建都临安,这里西接临平驿,北连石门驿,为迎送官员、传递公文必经之地。加上漕运往来,四方客商云集,元代曾设水陆两站,备有船六十条、马六十匹,日夜供调配使用,其繁忙由此可见。

  长安镇上的长安闸由一坝三闸组成,作为古代江南运河重要的交通和军事枢纽,是江南古运河规模最大的运河设施之一,也是宋时三大闸堰现今仍存有遗构的仅存古闸。

  史料记载,历史上长安镇的地势因西南高东北低,河水极易流失,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朝廷修筑义亭埭,蓄水防涝,可兼以过船。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长安又设堰闸指挥,负责堰坝、闸门的管理和启闭。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知县张光祖将长安闸修成“旱则闭,水则开”的泄水闸。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撤坝官,拔船过坝开始由堰坝边的脚夫经营,一直沿袭到新中国建立。随着水运的退化,长安闸坝的航运作用逐渐失去。

  经考古证实,长安一坝三闸是江南大运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最重要的水利水运设施和管理机构。它不仅展现了长安古闸复杂的结构,镶嵌衔接的牢固,还为我们科学建设水利工程提供了历史范本。它是大运河(嘉兴段)水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浓缩,极具水利历史研究价值。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嵩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的诗句描绘当时长安闸船只频繁过往的盛况;乾隆《杭州府志》称长安为“商贾舟航辐辏,昼夜喧沓,市无所不有”;清代诗人朱文治《海昌杂诗》中有这样的描绘:“近自江南极川楚,长安利甲浙东西。”可见历史上的长安商业之兴盛,经济之繁荣,莫不与运河航道畅达有关。

  崇福: 运河沿线重要历史古镇

司马高桥横跨古运河司马高桥横跨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出海宁长安镇,一路向北来到桐乡市的崇福镇。

  崇福镇位于桐乡市的西南部,京杭大运河横贯崇福镇区,崇福因此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古镇。

  春秋时,阖闾、勾践常大战于槜李、御儿之间。如今崇福镇附近留有不少吴越之战的遗迹。江南古运河最早是吴越两国运输粮食和战备物资所用。随着运河的疏浚和航道的畅通,大大地影响着运河周边城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泽被运河两岸的百姓。

  历史上大运河(嘉兴段)有过数次变道,然而,嘉兴至崇福段运河自隋大业六年开凿至今,基本稳定不变。再加上作为江南水乡,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自唐代至民国,崇福境内有运河大桥十多座,如今司马高桥是唯一保存完好并具有研究价值的古代拱型石桥,它造化天成,是大运河留给我们的人文杰作。

  司马高桥,位于崇福镇东南部的运河古道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单孔大型石拱桥,两侧跨步各27级,桥顶平台立有小石柱,柱端立有小石狮,桥洞两侧有石雕对联。东联:“碧浪驾舆梁事隶夏官资共济,白栏依雉堞情深秋水溯伊人。”西联已残缺。今旧貌宛然。

  据传古代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名称。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时,知县请求动用库银,得到兵部支持,故桥以“司马”命名。

  三塔: 一座城市的标志

嘉兴大运河旁的三塔嘉兴大运河旁的三塔

  离开崇福镇,坐船沿大运河一路北上,不久就望见了耸立在嘉兴西门外京杭古运河畔的三塔,见到三塔就知道进了嘉兴城。

  三塔初建于唐代,据《至元嘉禾志》记载:此处有白龙潭。水深流急,行舟过此多沉溺,人们推测“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听嘉兴的老辈人讲,此处原本是大运河的一处弯道,潭深且水流非常湍急,南来北往的船只经常在此遭遇风浪沉没,通过航道疏浚,岸边建塔,怪异的风浪也停息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三塔为世纪之交重建。

 

  船停稳后,登岸走进三塔公园,眼前出现一个仿古牌坊,牌坊的匾额上题写着“茶禅夕照”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就是三塔。三塔均为九层仿阁楼砖塔,中间的一座稍高,大概有15米高,塔内均为实心,每层壁龛嵌铁制浮雕佛像,装饰有白、黑、红三色。塔的第一层有塔门。塔顶为铁制塔刹,顶部为葫芦状。

  嘉兴运河的人文景点,与文人有关的,唯苏东坡的还有迹可寻。宋熙宁年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到陡门报本寺拜访同乡文长老。苏轼三过报本寺,是有诗为证的。苏轼也曾到三塔的景德寺歇脚,寺中因此建有煮茶亭。后来,喜好游山玩水的乾隆南巡逗留此间,这位太平皇帝文采一般,但文雅可喜,自然少不了饮茶赋诗,兴致所至,御笔一挥,赐名“茶禅寺”。有清一代,“茶禅夕照”。

  三塔建成之后,就成了嘉兴这座城市的标志。民国十五年(192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内页刊登了三塔。三塔成为京杭大运河文化的一种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今,京杭大运河旁三塔并峙的奇观依然;运河上扬帆急驶的船只和那些船夫已经不在,而三塔前面竖立的两根石柱上,纤夫绳索勒出的一道道印痕依稀可辨,坚韧的纤石历经千百年后,依旧顽强地矗立在大运河边。

  月河: 再品百年老字号的繁华

月河品味禾城旧时风情月河品味禾城旧时风情

  傍晚,独自走在京杭大运河旁的月河历史街区,找一家茶楼临河而坐,喝茶品茗。茶杯中映出晚霞一片通红,仿佛品味了一杯浓烈的红茶,五月的阵阵清风吹过,杯中明月浮动,清香一片。入夜,月河街区霓虹闪烁,运河岸灯火朦胧,游船从身边缓缓而过,牵动了我片片悠思,聆听运河流动的韵律,感怀运河往日的风情。

  清晨,漫步在月河历史街区,小巷小街迂回曲折,站立桥头,小河狭弄纵横交错,白墙黛瓦间,不知有多少浓缩的历史和故事隐藏于这寻常巷陌之中。一路走去,当铺、水驿、茶楼、酱园、米行、作坊,还有端午民俗馆、粽子博物馆、皮影戏馆、评弹书场、花鸟市场、古玩市场等等, 游览月河街区,可谓重温江南府城的旧时风貌,再品百年老字号的繁华厚韵。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嘉兴府》有“运河”条目云:“运河在城西,又东流十八里,经学绣塔。又东五里,经白龙潭,又转而北,绕府城下,为月河,与秀水合……”月河绕着嘉兴城北,形成了有如月亮一样的一个弯子,于是有了“其水弯曲,抱城如月”的美誉,我所熟悉的嘉兴月河,便取于此名。

  落帆亭: “覆水难收”出典于此

落帆亭意为“见亭落帆”落帆亭意为“见亭落帆”

  大运河绕城过分水墩,不多时就到了落帆亭。

  落帆亭,顾名思义就是“见亭落帆”。嘉兴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嘉兴城的北面有一座杉青闸。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舶经过此船闸时,都要落帆停靠,于是闸口成了繁华热闹的集市。后来有人在杉青闸的西侧建造了一座亭,取名为“落帆亭”。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落帆亭的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据史书记载,北宋神宗熙宁年初(公元1068年)曾经重修;明代天启丙寅年(公元1626年)又有重修。落帆亭后又历经战火毁圯,清光绪六年(公元1875年)再建。落帆亭因修建在河闸堰上,且周边景色秀丽,自然就成了过往商旅和文人墨客的游乐休憩之所。历史上落帆亭处留下了许多文化名人的诗句。当年乾隆下江南曾路经此地,为其题词赐匾。而最有名的,当数“羞墓”。

  说到“羞墓”,就会提到“覆水难收”这个成语,原来这个成语就出在此。

  民间流传,汉武帝时,嘉兴有一位读书人朱买臣,因早年家贫,每天砍柴度日,其妻崔氏因无法忍受清苦生活,逼朱买臣写下休书。后朱买臣被汉武帝授予太守之职,崔氏又要求回到朱家,朱买臣以“马前泼水”回应,要求崔氏收回泼在地上的水才能回到朱家,意为“覆水难收”。崔氏见此知道两人缘分已尽,随即投河自尽,死后崔氏被葬于嘉兴杉青闸,称“羞墓”。

  如今,落帆亭已经是嘉兴的一处文化公园,这里一步一景四季轮回,用植物造景,编织着春花和秋月,用人文思景,连接了过去和未来。听着大运河流水潺潺远去,体会着“曲水小巷深,人家尽枕河”的江南风情。

  文生修道院: 见证百年前的中外交流

百年香樟守卫着文生修道院百年香樟守卫着文生修道院

  在落帆亭文化公园隔大运河相望,有一处西洋古建筑,文生修道院。

  文生修道院和京杭大运河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年法国神父步师加坐船沿大运河南下,行医传教来嘉兴,在嘉兴北门外购得土地百亩,一年后,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竣工。

  嘉兴文生修道院自建成的1903至1908年,一直为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后因北方修生不服江南水土,于1909年在北京大栅栏另建一座遣使会修道院。文生修道院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习教义,一经考核及格,晋为神父。从1909年至1941年,文生修道院共培养12年制神父155名,被派往全国各地教堂布道传教。显然,这里曾经是天主教在中国的大本营之一。1949年文生修道院停办。1960年成为嘉兴地区疗养院。文革时期,一场浩劫将修道院内保存的有关宗教图书资料洗劫一空。

  从空中鸟瞰文生修道院,整幢建筑呈“凹”字形,坐东向西,凹口朝着运河。这是一座南面、中间是二层、北面是三层的拱门券窗中间带有钟楼的法式建筑,钟楼的背后还向东延伸出一幢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教堂。

  在一个春意盎然的黄昏,走在文生修道院铺满落叶的林荫道上,我犹如来到一个凝固的世界中,心里一片安静。阳光透过一片百年的香樟树林,斑驳陆离的的墙上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厚重得如同一幅浓烈的油画。置身其中,我仿佛走进这幅百年孤独且又伤痕累累的画中。

  长虹桥: 运河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

长虹桥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长虹桥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

  走出文生修道院,站立船头北望,看运河自南向北,穿城而去,一声汽笛长鸣,告别嘉兴城区驶向吴越交界王江泾的长虹桥。

  长虹桥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年至1621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嘉庆十七年(1812)再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再修。长虹桥雄伟壮观,有长虹卧波之势,因此得名。

  长虹桥为三孔实腹石拱桥,桥长72.8米,主孔净跨16.2米,两边孔各跨9.3米,桥顶宽4.9米,阶梯陡斜长30米,两边各有57级石阶。桥栏用长条石砌成,并用石凿的榫卯联接,朝里侧凿成可供人坐憩的弧椅。桥上雕刻的各种精美图案,仿佛每一块条石都被赋予了灵魂,为大运河沿岸所罕见。

  登上长虹细细寻觅,四副气势磅礴的楹联跃入眼帘,桥孔两侧的楹联分别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千秋永庆,万古长龄”。桥中孔的楹联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另一面为“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

  横跨京杭大运河上的长虹桥,是大运河嘉兴段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完整体现。长虹桥作为中国古典建筑中实用性和艺术性融合的典范,凸现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形态和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并兼容多种社会功能。

  长虹桥是现存京杭大运河上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是京杭大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京杭大运河入选申遗的文物点。古人有诗云: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

THE END